Shunze 學園 >應用生活學系 >生活哲學 > 《轉載》給幼稚園家長的演講稿 哈囉,還沒有註冊或者登入。請你[註冊|登入]
« 上一篇主題 下一篇主題 » 顯示成列印模式 | 增加到我的最愛
發表新主題 發表回覆
作者
主題
shunze
工友伯伯


註冊日期: 2002 04
來自: 潮汐終止之地
文章: 2388

shunze 離線
《轉載》給幼稚園家長的演講稿引用回覆 編輯/刪除文章 搜尋由  發表的其他文章 回報給版主 IP 位置 回此頁最上方

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不要學電腦」 ,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

各位小朋友的家長大家好。

跟各位一樣,我的小孩今年剛進幼稚園。第一天帶他到學校,在我們大人離開的時候看他眼淚都快掉出來了。如果我是他,我也會嚎啕大哭,不過我哭的原因跟他不太一樣。

我哭的原因是從此之後,就在踏入幼稚園教室這個時刻起算,面對的是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的學校生活。

能夠每天無憂無慮在家裡玩玩具、吃飽睡、睡飽吃、四處閒晃的快樂日子到此結束,從此以後每天要早睡早起、要跟老師同學整天坐在教室裡,然後寫作業、考試這些東西一個個就冒出來了。

進了學校、混進人群中,你再也不是在家裡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神奇寶貝,要獲得老師的寵愛、同儕的認同,就得表現良好、討人喜愛,跟在家裡面打個滾、跺個腳,玩具、糖果就送上門來的待遇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是我,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我一定比所有第一天上學的小朋友都哭得更傷心。


不過大家可能心裡有個懷疑,我跟大家一樣,小孩剛進幼稚園,所以應該也沒有什麼經驗,又不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怎麼有資格站在這裡跟大家演講?這點請大家放心,不懂的事情我絕對不敢吹牛。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很簡單,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不要學電腦」,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對於這兩個主題我應該還不算班門弄斧,電腦算是我的本行,在研究所學的是這個,也靠這個工作賺錢了快十年;我的英文也應該還算不錯,至少回英文email跟人吵架沒有問題,或是可以隨時上台跟一堆老外做簡報,還能從頭到尾笑聲不斷,最後大家還起立鼓掌叫好。


所以針對這兩個主題,相信我還可以給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況且大家每天看報紙看電視,不三不四記者的報導、亂七八糟的談話節目都在花時間看了,我相信我的東西一定比他們要有水準得多。


我們先來看看坊間的幼稚園廣告,英文和電腦應該是兩個宣傳的重點。只要打出「全英文學習環境」的招牌,每個月學費加個萬把塊不是問題。如果又是外籍教師授課,跟「貨真價實俄羅斯金絲貓為您服務」的意思一樣,費用還可以往上加。

電腦教學也是一樣,強調有電腦教室、會用電腦畫畫,又可以加個幾千塊。如果是又有用電腦英文教學軟體,那真是金剛合體、雙效合一,每個月的學費絕對就比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薪水還要高。

大家都知道,賺小孩子的錢最容易,因為現在的爸媽都很捨得把錢花在寶貝兒子、女兒身上,所以這些不肖業者才會如此肆無忌憚。但是,各位偉大的爸爸媽媽們,如果花大筆的錢對孩子有好處,當然很好,但要是花了錢又對小孩有害,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冤大頭又花錢找罪受?

我認為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學英文跟學電腦,就是在花錢找罪受,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害了他們。我先從學電腦談起。


電腦其實是個笨東西


講到電腦,一般人的感覺都好像是很了不起的東西。


中國大陸的專有名詞翻譯很多都跟我們不一樣,有些真的翻得很好笑,例如軟體設計裡的物件導向(Object Oriented),他們翻成「對象面向」,迪士尼卡通的白雪公主(SnowWhite)翻成「雪姑七友」);但是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名詞對岸比我們翻得好多了,就是「Computer」這個字,人家就直接翻成「計算機」,我們卻翻成深
不可測的「電腦」。

「電腦」給了我們太多不實的想像,好像這台機器就真的跟人腦一樣,或是跟電影裡的電腦一樣,聰明絕頂還有人性。所以會「玩電腦」是很酷的事情,所以「學電腦」是如此地重要,小孩子要趁早學,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但是學過最基本的計算機概論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電腦其實是很笨的東西。它認得的數字只有兩個--就是0與1,簡單來講就是開和關兩種。因為電腦只懂0和1,所以所有的數字都是轉換成只用到0和1的二進位來做計算。電腦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它的運算速度很快,所以雖然方法笨,但是可以很快算出結果。所有我們看到那些新奇好用的電腦應用系統,其實都是勞苦功高的程式設計師們的傑作。

電腦本身是一隻笨牛,程式設計師下一道指令就好像是揮一下鞭子,這隻笨牛才懂得走一步。所以真正聰明的是我們人類,是我們指揮電腦去執行這些變萬化的動作。電腦只是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很多事。就好比筷子是工具,我們利用它來吃很多東西,但沒有人會去崇拜筷子,所以大家也不必去崇拜電腦。


因此,不必急著學電腦的原因實在太簡單了,因為這種技術等到要用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去學就會了。像我的兒子,一直到一歲多頭髮還長得很稀疏,牙齒也沒長出幾顆。我太太當時曾經擔心他頭髮和牙齒長得太慢,我就跟她說:「妳到任何一間小學看看,找找看有哪一個小孩是光頭或是沒牙齒的。」我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遲早都一定會長出來,根本不用著急。

學電腦也是一樣,它只是一個工具,學一、兩下就會了。

孩子這麼小就急著讓他學,等到長大了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這些東西,早學頂多只是現在可以在客人面前炫耀,但是隨之而來的害處要遠大於這些一時的虛榮。


首先,幼兒用電腦對身體健康有害。先來看我們大人好了,電腦螢幕看久了眼睛會累、會乾澀、會頭昏眼花;然後滑鼠、鍵盤用久了會肩膀痠痛,手臂、手肘加手指痠痛,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做RSI(Repetitive Strain Injury),中文翻成重複施力傷害,包括手腕神經壓迫症、脊椎神經傷害、頸部和腰部痠痛等等;傳統的螢幕顯示器有輻射線,現在的液晶螢幕照樣有光點閃爍造成的眼睛疲勞。

大人覺得不舒服會自動休息、自動去看醫生,但是小孩子玩得高興很可能就不理它了。而且現有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什麼人體工學電腦椅、人體工學滑鼠加鍵盤,都是大人的尺寸。然後螢幕擺放的高度和角度,很少因為要給小孩子用特別來做調整。

小朋友發育還不完全,這時候就用這些高科技的產品來操他們,真是非常殘忍的事。

我常常看到小朋友仰著頭、拉長脖子、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小手用力地推著滑鼠、小手指吃力地按著滑鼠按鍵,按一下都很費力了,有時候還得「雙擊」,就是很快按兩下,這樣操下去對肌肉發展有好處嗎?對骨骼生長有好處嗎?對視力發展有好處嗎?看到這種情景真是叫人痛心。


然後,太早用電腦會阻礙學習。我們回想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靠老師講解或是靠自修,大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所以自己從書本上的文字、圖片上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們看看這些小孩子所謂玩電腦是在玩些什麼,除了電腦遊戲以外,就是那些所謂「益智性」的所謂幼教光碟。

這些「益智性」的教學軟體也是設計的跟遊戲一樣,有可愛的造型和炫麗的聲光效果,目的是要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比如說學ㄅㄆㄇ,最後還是跟HelloKitty一起跳來跳去;或是學123,最後還是跟天線寶寶一起爬山、翻滾。

有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這種嘻嘻哈哈、聲光炫麗的學習方式,是不是以後學每樣東西都得像這樣生動好玩才能學?我一直認為從圖片培養想像力,然後培養從文字閱讀中獲得樂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從幼兒身體健康的觀點,或是心智成長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給幼稚園的小朋友用電腦並不是明智之舉。

我知道很多家長很喜歡這種幼教軟體,因為小孩子會喜歡玩,所以在家裡面可以隨時打開電腦讓他玩上一陣子。相信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這代表了什麼,就是小孩可以自己玩,不會來煩我們,大人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所以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小孩都喜歡看電視,但整天看「迪士尼頻道」或是「東森幼幼台」也有看煩的時候,現在又有這些電腦幼教軟體,電視看累了就來玩電腦,從電視螢幕前面搬到電腦螢幕前面,還可以贏得「學電腦」的美名,對家長們來說是多麼方便又美好的事。


我想講幾句重話,不想陪小孩、懶得自己教小孩,就不要生小孩。既然已經生了,就要花時間去陪他,自己去教他。不是小時候丟給要花錢的菲傭或是不必花錢的阿公、阿嬤,長大一點就丟給幼稚園老師,或是乾脆把小孩擺到電視螢幕或是電腦螢幕前面,然後自己就沒事了。

我自認還算是個稱職、有經驗的資訊從業人員,所以請大家認真思考我的話。電腦操作這些技巧只不過是雕蟲小技,操作滑鼠、開關視窗、點選主選單,還有最傷手指肌肉的「雙擊」等等,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另外像是製作文件、簡報資料等工作,也都是按表操課的一般技術,智商再低都學得會。拿「會用電腦打報告」、「會上網看網站」這種東西來炫耀,實在會笑掉人家的大牙。


我要強調的是,電腦是很重要沒錯。我自己就是在資訊界工作,使用電腦是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必備的技能。但是使用電腦這種工具的能力要培養非常容易,可以說要用到的時候再來學都來得及。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學電腦可以等長大一點再來。況且現在急著學,學到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打電動、上網每個人都會,中文打字、用電腦畫圖,甚至做投影片當報告,這些哪一個是不得了的東西?大家想想,中文!打字最快的、創世界紀錄的,都是出自哪些了不起的學校的學生?所以這些是了不起的技術嗎?我現在都還是用這個奇笨無比的微軟新注音輸入法,照樣可以打完整篇文章。

這些沒什麼學問的東西就這麼急呼呼要小朋友們去學,到底是為了什麼?英文有這麼嚴重嗎?


再來談談學英文。我的意見也是很簡單,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不必急著學英文。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一個戴眼鏡、乾瘦的男孩搖頭晃腦,身體劇烈擺動,用誇張的手勢和語調進行英文演講。這原來是一家知名兒童英語班的廣告,記得它的旁白好像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可是我的感覺卻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惹人厭」。小時候如果班上有這種同學,不召集兄弟們每天照三餐修理他才怪。

為了練英文弄成這副德性,人緣又不好,實在是划不來。

問題是「有這麼嚴重嗎?」學英文一定得搞成這樣嗎?看美國人講話,沒人像這樣誇張吧。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應該不是這麼嚴重的事吧。

相信現在大家都有共識,就是新一代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沒有閱讀興趣,閱讀能力下降,寫作能力當然也跟著變爛。滿嘴可以稀哩呼嚕講個不停,卻不知所云,一拿起筆就像拿鋤頭千斤重,連寫通順的文句都有問題。接下來如果從幼兒就開始教英文,以後他們的中文程度會更差。因為學習的時間就是這些,要學的東西越多,當然就瓜分掉原來學習項目的時間。


我見過很多電腦程式設計師,自稱會很多種不同的程式語言,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些人對每種程式語言都只懂得皮毛,雖然看起來會很多,履歷表列出來滿滿一大段,不過只會寫很簡單的程式,進階的運用根本沒辦法。真正的高手有的只會一、兩種程式語言,但是鑽研得很深,所以可以運用自如、無所不能。

相信任何公司要找人,都會要找後者。而且我們都知道,只要已經熟透某一種程式語言,要再學一個新的程式語言就不是難事。我認為學人類的自然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總得先有一種語言的基礎,再來學第二、第三種語言。這樣對本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已經嫻熟,看得懂艱深的文字,寫得出通順、優美的文句,以這個為基礎來學外國語,才能學得好。不然每種語言都懂得很膚淺,就好像只會用多國語言來說你好、再見、吃飽沒,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下一代嗎?


幼稚園還好,過一、兩年開始唸小學,大家就會親身體驗這些所謂教改學者的可怕。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美國人的數學程度很差,不過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差。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開發美國學生數學教學軟體的專案,他們的大學申請入學是根據一個叫做SAT的考試,裡面有數學這一科,它的數學程度就甚至比我們當時國中數學還簡單。

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最基本的圖形幾何,就是這樣而已。所以說我們的國中生數學程度就比他們的高中畢業生還好,事實就是如此。但是現在我們的數學教材一直修改,目標竟然是要和美國的教法看齊。像是不必背九九乘法、要用加法來算乘法、用減法來算除法,搞得中小學老師們無所適從。


這種新數學搞到最後發現中小學老師們叫苦連天、學生叫苦連天、家長們也叫苦連天,唯一因為這些建構數學受益的人,竟然正是那幾個始作俑者的教改學者。他們可以打著建構數學的招牌在外面開班授課,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只教學生,還可以開另外一種班,教家長怎麼回去教小孩。本來教改是要讓學生減輕補習壓力的,結果反而讓家長也有補習壓力,讓這幾個大學教授們賺得更過癮。

反正這些半吊子學者的理想,就是要把台灣的小朋友都教成像美國人。英文能力要跟美國小孩一樣好,數學能力要和美國小孩一樣爛。

等上了高中、大學,因為要讀原文書,所以非得看懂英文才行;在工作上要跟外國人溝通,所以非得會講英文才行。但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為什麼非得要學英文?為什麼非得要跟老外聊天?有的小孩連台灣話、客家話都不會講,跟阿祖、阿公、阿嬤都沒辦法溝通了,還要急著去跟老外打屁?


大家說要儘早學英文,因為現在英文是國際語言,美國是世界強權。所以能夠越早學英文,就能從小就開始像美國人,長大之後才不會輸給別人。


但是所謂的「美國人」,真的就是這麼優秀的民族嗎?我們就得樣樣跟他們看齊嗎?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國的一些現場討論的節目,如果有看過,您就會知道一般美國人的水準有多差。我們的電視台也有很多Call-in節目,或是像全民開講那種主持人煽風點火、來賓和觀眾吵成一團的現場節目。您以為這種節目夠沒水準了吧?

其實不然,如果跟美國的現場討論節目相比,我們這些還算是水準不錯了。美國收視率高的這類節目像是「Jerry Springer」、「Maury Povich」等等(這些節目名稱都是用主持人的名字)。我們的這類型節目討論的主題不外乎是阿扁總統又講了什麼話、然後對岸的老共又生氣了等等,這些雖然無聊,不過至少是和國家大事或公眾事務扯上一點關係。但是美國那些節目討論的題目不外乎像是「我和我太太所有姊妹上過床」,或是像「我男朋友在拉皮條」這種題目。每集都會邀請號稱有切身經驗的人當特別來賓,先是台上來賓對罵,然後開始讓台下觀眾問問題,台上台下互相叫囂,常常還會上演全武行,不分台上台下扭打成一團。像這樣的節目收視率很高,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國平常老百姓的水準。


「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強權,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成為自由的象徵,能夠兼容並包,吸引世界各國的菁英融入這個國家。所謂「美國夢」,代表沒有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們看看美國各個學術領域的菁英,大家可以發現很多人的姓氏都不是我們一般熟悉的美國姓氏,因為大部分傑出的學者都是非美國本地人。歐洲各國去的、以色列去的、印度去的、日本、中國、台灣去的……這些「外來政權」組成美國最傲人的菁英階層,而原本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裡面,愚夫愚婦佔的比例非常高。

所以如果從小到大就接受美國那一套教育體系,很容易就培養出我們熟悉的美國學生:數學很爛、井底之蛙、然後又夜郎自大。他們學的就是所謂的「新數學」,就是那種不用背九九乘法、然後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來學習的「新數學」。然後那些從世界各國移民美國的頂尖學者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學術成就,都是從小時候學「舊數學」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


美國學生現在要急起直追,要跟日本、韓國,還有我們的數學教學來學習,反倒是我們要去學人家失敗的東西,這不是很好笑嗎?


我的舅舅是研究美國教育的專家。每次他談到目前台灣的教育改革,都是捶胸頓足、搖頭嘆息。講到為什麼這些學者專家會做出這樣的決策,他的結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他跟我說我們這些學者大都是留學美國的,依這些人的年紀,在美國唸書的時候當時正是這種新數學盛行的年代。雖然後來新數學造成全美學生數學能力低落,並且在現在逐漸受到質疑、修正,但是這些鍍金回來的學者記得的還是當時那一套。

他告訴我一句話,「聰明的人留學是去學做學問的方法,笨蛋去留學只學了當時老師教的內容」。所以當時去學了新數學回來,到現在還是只會這一套。


語文只是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具備某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比如說要跟美國人進行貿易談判,即使英文再好,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根本輪不到你上場。像進了大學都要讀原文教科書,英文再好只是基本功夫,困難的是去了解數學、物理、政治學這些學科的內容。如果會的只是英文本身,那未來的發展還是很有限。

看看以前吹捧得多麼厲害的什麼英文小魔女,托福考滿分還出國留學當了哈佛小魔女,最後回來不過只是在電視上穿得花枝招展教小朋友英文;搞了半天,到最後也不過如此而已。


所以我覺得,實在不必急著讓小朋友學英文。取個英文名字好玩就可以了,像我兒子在迷「建築師巴布」的時候就要叫自己Bob,帶他去電影院看完「一家之鼠」就馬上要改名為Stuart,另外他還會講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Luke,I am your father」,這是他看星際大戰學來的。就是這樣,這就是他到目前為止的英文程度。

不過我很有自信,等長大後他的英文程度一定不會輸給現在那些搖頭晃腦、自稱哈利波特的假洋鬼子。現在只要他愛看書、能夠專心、坐得住就可以了。英文方面,雖然成串英文聽不懂,只要知道那是外國人在講話,不是狗在叫,這樣就行了。該學的時候再來學,在幼稚園的時候只要和同學相處融洽、上課乖乖坐著專心聽講,知道「上學」是怎麼一回事,只要這幾項沒有問題,為父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總而言之,我們都知道現在競爭有多激烈,但是請大家把幼稚園當成最後一片淨土,不要讓那些無謂的壓力這麼早就壓到小朋友身上。有些東西太早學反而會揠苗助長,雖然一時看起來很風光,但是長期來看對小孩有害無益。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小孩進小學之前,跟我們的千金小姐、千金少爺一起享受幼稚園這一段難得輕鬆快樂的學校時光。祝各位偉大的家長們身體健康,小朋友們也身體健康,不要老是到幼稚園沒學到什麼,只會把感冒帶回家。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洪志鵬】

【2003/01/14寶瓶文化】



♥順子老婆的網拍,請多關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2003-06-17, 20:58 shunze 的個人資料 把 shunze 加入好友列表 發送Email給 shunze 瀏覽 shunze 的網站 MSN : shunze@gmail.com
shunze
工友伯伯


註冊日期: 2002 04
來自: 潮汐終止之地
文章: 2388

shunze 離線
《轉載》對不起,我錯了--兒童英語教育引用回覆 編輯/刪除文章 搜尋由  發表的其他文章 回報給版主 IP 位置 回此頁最上方

你一定注意到了,台灣現在正陷入一片英語狂熱中,幼兒教育受到單一英語入侵呈現畸形發展,再加上家長們要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在台灣,不到三歲孩子都在拚命學英文。

幼教學界出身的張湘君,不諱言自己也曾經帶著女兒墮入全英語的神話世界,但當目睹許多怪誕現象發生後,張湘君頓時省悟,如今非常希望能以女兒學美語的苦果為例,喚回更多執迷不悟的父母心。

張湘君是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所長兼系主任,她是幼教專業學者,留美回台後,自是頗為肯定英語的重要性。雖然現在台灣開始出現美語學習的負面討論,但坦白說,一開始,張湘君不但不反對全面學習美語,她甚至在自己的小女兒身上進行實驗,想試試藉著「浸泡式學習法」,讓女兒學得一口好英文。

學英文不是用「教」的,而是用「泡」的,對嗎?

所謂「浸泡式學習法」就是把她不及三歲的女兒從幼稚教育起就送到全美語的英語環境中學習,回家時,雖然和女兒說的是中文,但家中電視只看英語頻道,弄得女兒直到別人家裡,才知道巴斯光年也會講中文。這樣一來,女兒學英文不是用「教」的,而是用「泡」的,希望在潛移默化中,不用移民一樣可以學英文到一定程度。

於是,她的女兒像台灣時下流行的美語幼兒般,從小接觸最多的是外籍老師,美語幼兒學校嚴格要求「NO CHINESE」,一旦說了自己最熟悉的母語,就是「BAD GIRL」,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長大。但張湘君很驚訝,女兒身上竟看到太多問題發生了。

純英語的學習對小女兒產生極不同的文化衝擊,因為待在幼稚園和外籍老師相處時間太長,女兒個性變得非常外向,在肢體上喜歡擁抱,會要求大人說「SORRY」,很多價值觀和父母明顯不同,言談間亦不排斥長大可以嫁外國人。

同時,女兒自言自語時是說英文,講中文也是怪腔怪調,會說:「念我一本書」(READ ME A BOOK),張湘君要求她說中文時,女兒便說:「你好嗎?今天」、「我肚子很餓,現在。」

台灣兒童學英語全靠老師輸入,而全美語的學費很高,但投資報酬率卻相對偏低,張湘君最後終於領悟到全美英語和移民到美國完全不同,台灣父母付的成本太高了。

要培養英語流利的庸才?還是培養英語說得通就可以的專業人才?

此外,一般孩子約是從幼稚園開始學中文,但全美語幼教的孩子卻從小學一年級才接觸中文,已經比別人晚了三年多。張湘君的小女兒因此覺得中文太難,根本不喜歡中文,寫功課時很痛苦,也很勉強。純美語的學校從中班起開始教英文閱讀,所以英文是她閱讀的母語,相較下中文就難多了。

自此之後,她的小女兒看到英文就覺得很親切,但看到中文就頭痛。更嚴重的是,小女兒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對西洋文化如數家珍,對中國的端午元宵則全無興趣,自我認同出現混亂。又因為泡在全美語環境太久了,孩子一口外國腔常被誤以為是小老外。

張湘君問自己:「我們究竟是要培養一個英語流利的庸才?還是要培養一個英語說得通就可以的專業人才?」

獨尊英文的情況下,反而排擠掉其他課程

張湘君發現,獨尊英文的情況下,反而會排擠掉其他課程,更何況,這樣的孩子英文還不見得很流利。

只要談起台灣當前的英語熱,張湘君心中便是百味雜陳,女兒學英語的故事其實可以給很多心急的父母一個參考指標。

如今張湘君非常明確地反對全英語的幼兒學習環境,但這個市場卻是擴張迅速,特別是在台灣七、八個縣市都已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英文課時,張湘君注意到幼兒美語生意突然大幅增加,更令張湘君憂心。

張湘君指出,有很多全美語幼兒園根本是以補習班立案,安檢不符合幼兒園的嚴格要求,但政府都不管;也有些全美語的幼兒園以家長的支持作靠山,要收多少費用家長一定同意,對於上門評鑑的教授根本毫不在乎。

張湘君說,家長會要求幼兒教師把證書掛在校門口,卻從來不要求看看外籍教師的學歷,只要長得一張老外臉就好了,也不知道這個老外是不是合格老師?因為家長根本不敢和老外說話,看到老外家長逃得比誰都快,把外國人高舉在上,心態就跟殖民地沒有兩樣。

現在,她的女兒每周六反而開始補中文,張湘君還考慮以後要把英文課完全停掉。孩子學英文的事令她感觸良多,張湘君注意到台灣家長從來不談不好的事,她提出警告又總有「狗吠火車」的感覺。張湘君前後兩種冷暖心情,又有多少人能體會?

◎林照真 (2002.11.26)



♥順子老婆的網拍,請多關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2003-06-17, 20:59 shunze 的個人資料 把 shunze 加入好友列表 發送Email給 shunze 瀏覽 shunze 的網站 MSN : shunze@gmail.com
shunze
工友伯伯


註冊日期: 2002 04
來自: 潮汐終止之地
文章: 2388

shunze 離線
《轉載》心中長了蟲的小孩引用回覆 編輯/刪除文章 搜尋由  發表的其他文章 回報給版主 IP 位置 回此頁最上方

我看過只有六歲、三歲的兄弟,為了讓爸爸跟他們跪下道歉認錯,而耍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心機!

那是我在工讀時的情景,我和幾個工讀生都不爽老闆對我們的壓榨,只是來工讀,卻還要肩負「保母」的身份,幫他帶兩個頭疼的小孩,兩個小兄弟要去吃麥當勞,花的是自己的錢,老闆不會給,就當你請他的兒子吃飯,跟你說謝謝。如果你第一次當成自己是冤大頭而認栽請了客,之後就有無數的惡夢!

因為兩個小朋友一從安親班下課後,就來磨著你請他們去吃麥當勞,如果你拒絕的話,他們就會當場大吵大鬧,讓所有客人對你側目。最後,老闆竟對你動怒說,「你就先墊一下錢帶他們去吃漢堡會怎樣?你讓孩子在店裡鬧,又讓他們哭,實在是罪不可恕!」

到最後,我們一看到那兩個如惡魔般的小兄弟,都躲的遠遠的。我們都非常納悶,兩夫妻都是台大畢業的老闆、老闆娘,為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是這樣子的溺愛縱容、不理性呢?

結果有一天,我們所有工讀生都知道了答案------很惡魔的答案!(因為當天我沒排班,沒看到現場狀況。後來聽到那個被A了無數頓麥當勞的工讀生的口述:)

那天下午,兩兄弟在店裡亂跑亂叫地大鬧著,把許多客人都鬧跑了。然後,哥哥好像打了弟弟一下,弟弟於是便狂哭了起來……老闆再也受不了地跑出來制止,對哥哥罵。還對哥哥說:「你怎麼可以打弟弟?弟弟哭成這樣,你快跟他道歉!」只見哥哥一臉冷漠地看著他的父親,絲毫不為所動。老闆的面子掛不下,就「輕輕地」推了哥哥一下,要他道歉。結果,那個六歲的小男生,竟然舉起手來用力打自己的嘴巴!完全不停手地一直打著!可是他的臉上還是沒有表情。作父親的老闆當然心疼了,阻止哥哥做出這樣的舉動。

哥哥只說:「爸爸要我道歉,我該死,我錯了!我該死!我該死!」還是不停打著自己的嘴巴,都紅腫起來了!

老闆嚇到了,趕緊抱住哥哥說:「好好好,你別打了,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哥哥接受爸爸的道歉方式是,冷冷地說了一句:「跪下!」

老闆當然沒照著做,結果,六歲的大兒子又開始打自己的臉!

老闆二話不說,就跪在兩個兒子,和所有客人、工讀生面前,跟兒子道歉: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小惡魔的哥哥,冷漠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他轉頭對弟弟說:「你看,我就說爸爸會跪下跟我道歉吧!」

雖然我們在工讀時,都對老闆給我麼不合理的壓榨很氣憤,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的心中卻只浮現兩個字:「報應!」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兩兄弟每個月的教育費、保母費,要三萬多四萬元,不但請小提琴家教、專門看顧的保母,還送去特別自由開放的托兒所,大概老闆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從小就是萬能無敵的天才吧!

只是,他忽略了對一個小孩最重要的東西:「心的純真和善良!」對世界知識的開發和探索,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都希望不只是我們自己,更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更上層樓。

可是,知識,只是一種記憶、一種推理、一種瞭解和儲存而已。失去了心,失去了對世界、對自然、對人的關心和體貼的情感,知識不過是冰冷的電腦記憶卡而已。

一個對自己父母都能如此耍心機、耍手段來達到目的的小孩,一個是六歲、一個是三歲,我根本不去相信這樣的孩子以後能帶給人類多大的幸福和希望!

在日本著名漫畫家「池上遼一」早期的作品「暴民」裡頭,敘述的「暴民」,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流氓、黑道和社會運動中無理性破壞的群眾,他畫筆下的「暴民」,竟然是兩個十七歲俊美異常,人見人愛的少年!

這兩個少年,合力計畫去謀殺其中一人的父母兄姐,全家四口全都被他們天衣無縫的謀殺掉了!甚至,他們還把父親的屍體丟到河裡,把母親和姊姊姦殺之後,剁下頭遺棄。---------而這一切殘忍的作法,都只是為了刺激黑道的哥哥盲目地到處尋仇,為家人報仇。

那個「暴民」的少年,當成欣賞藝術品那樣,欣賞著自己哥哥瘋狂殺人、被警方追殺的心路歷程。然後,為家人、為哥哥流下無辜的眼淚……沒有人懷疑到這樣一個俊美乾淨、文質彬彬的少年身上。大家都認為他是受害者。後來經過一個警方反向推理之後,才知道幕後指使者,竟然就是眾人疼愛的弟弟!

問起弟弟犯下殺父母、殺兄姐的動機,弟弟竟只是粲然地一笑:「因為活的太無聊,要找刺激和樂子呀!而且我們才十七歲,青春這麼短暫,得好好玩耍才行啊!」這就是,新一代的「暴民」!

我想,對許多父母來說,他們一定說:「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們家小孩身上,那是因為他們父母和教育沒給他們良好的環境。我家孩子從小就是資優生,都是念高等學校,絕對不會變成那樣!」我真的也很衷心地期望如此。

只是,現在令我們無法瞭解行為模式、思想出路,和暴走殘忍的孩子,不就是我們身邊鄰家的孩子?不就是父母們拚死拚活望子成龍成鳳的孩子。

我想,是我們自己的心不見了,所以連對世界的一點小小的熱情、尊重及付出都沒有了。也當然,孩子不會感受到,他們能知道、接收的只有:「我是獨一無二的、所有大人都會因為我的年紀而給我無限制的自由。面對苛責體罰,我有權抗議和抵制。因為我是獨一無二、最珍貴無比的人!」這麼危險的唯心自由論,如何能不出「暴民」呢?



♥順子老婆的網拍,請多關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2003-06-17, 21:00 shunze 的個人資料 把 shunze 加入好友列表 發送Email給 shunze 瀏覽 shunze 的網站 MSN : shunze@gmail.com
shunze
工友伯伯


註冊日期: 2002 04
來自: 潮汐終止之地
文章: 2388

shunze 離線
《分享》你有沒有想過要給小孩的是什麼引用回覆 編輯/刪除文章 搜尋由  發表的其他文章 回報給版主 IP 位置 回此頁最上方

前陣子跟朋友吃飯時常聊到,想到生小孩就可怕....
尤其是現在的環境不同於以往,只要吃飽就行了;現在的小孩不給他最好的,不給學各種才藝,他以後會怪你,讓他輸在起跑點.
想到這點,就不敢想太多...

的確是沒錯,但是即使給他們最好的,又如何?
缺乏人格教育養成的小孩,在教育上是失敗,而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只有其父母,若光是給他們最好的教育,我想結果就像麥當勞的小公子一樣,心中長了蟲.

我一直以為教養小孩,不一定要給他上各種才藝班,不一定要給他去補各種課程,但一定要給他明辨是非的觀念;不能給他予取予求,但要給他正確的行為觀;我們家不是那麼有錢,但是必要的,我會儘量滿足,讓他了解錢,不是張開雙手就可以拿到的.

我想,我的父母給了我明確的示範,他們做的很好.
雖然目前我連個女朋友都沒有,但我希望將來我可以做到!
該給小孩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才是人生的至寶!



♥順子老婆的網拍,請多關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2003-06-17, 22:15 shunze 的個人資料 把 shunze 加入好友列表 發送Email給 shunze 瀏覽 shunze 的網站 MSN : shunze@gmail.com
  « 上一篇主題 下一篇主題 »
發表新主題 發表回覆
跳到:

Powered by: Burning Board 1.1.1 2001 WoltLab 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