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區域網路所使用之頻段是屬於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的高頻率範圍;
頻帶為2.4∼2.4835GHz與5.150∼5.850GHz,主要是開放給工業、科學、醫學三個主要機構使用,
沒有所謂使用授權及費用的限制,因此被無線AP、無線電話廣泛的使用。
2.4GHz的頻帶有效距離是70M;
5.4GHz頻帶的穿透性較差,有效距離少了一半,只有30M。
IEEE在1997年為無線區域網路制定了第一個版本標準802.11,
從此開啟了無線網路的應用與沿革。
在1999年制定出802.11a的標準後,
同年又制定出802.11b,主要是因為當時802.11a的設備成本比較高,
為了推行無線網路,所以又推出了速度較慢,但價格親民許多的802.11b。
然後於2003年制定出改善802.11b速度的下一代標準-802.11g。
802.11g向下相容於802.11b,
但在g與b共存的環境下,環境中有b的用戶,全體速度會一致的被打壓到b的速度;
所以又衍生出一種保護模式,讓兩種模式共存。
接著於2008年推出802.11n,可以使用2.4與5.4GHz的頻帶,並開始支援多組MIMO的使用。
(MIMO:Multi Input & Multi Output)
透過多組天線的傳輸和接收,可在不增加頻寬的情況下,大幅增進傳輸速度。
1支天線收發最快為150Mbps、2支天線最快為300Mbps、3支天線最快為450Mbps。
而802.11n最高可使用4T4R及600Mbps。
另外802.11n支援40MHz的頻寬,原本abg只使用20MHz的頻寬,合併為40MHz的頻寬,
傳輸效率直接升成2倍以上,不過用戶端也要支援才有相對效果。
目前最熱門的標準是802.11ac,
號稱無線網路自此開始步入Giga傳輸的世代。
但ac使用的是5.4GHz的頻帶,有著打不遠的先天宿命。
因此大多數的ac無線AP都會再夾帶一顆802.11n的晶片,
讓傳輸距離可以提高到70M,並且同時支援2.4與5.4GHz的頻帶,
但也因為兩顆晶片的關係,成本又貴了些...
ac與n相較之下,在合併多頻寬的使用上又更進了一步,
可以合併使用80MHz甚至是160MHz的頻寬來進行使用。
而且最多支援到8支天線,頻寬要破G?絕對不是問題,
但要硬體及環境的支援。
訊號強度迷思
傳輸是雙向的概念,雙向傳輸的裝置要能彼此 "感受到對方" 。
有些號稱高功率的無線AP,能透過超強的功率強把無線電打到更遠,
但是你手中的無線裝置能否在這麼遠的地方把訊號傳回去?這就不一定了。
所以會造成一種現象,明明有訊號,但就是連不上。
訊號的傳輸是雙向的,不是愈強愈好。
我該買哪一種規格無線AP?
以目前來說ac的價錢還是遠高於n。
若你家的內部網路還是100M,對外網路也就只有30M,那買到ac的規格似乎是無法加分。
除非您是透過無線網路來播放區網中的多媒體檔案,
有著1080p超高的頻寬需求,那麼還是以便宜很多的n為首選。
當然,錢太多沒處花,不在此限!
參考資料
IEEE 802.11
[Wi-Fi] IEEE 802.11 a/b/g/n/ac 有什麼差別?
網路架構大概論6-看懂無線網路 802.11 b/g/n/ac 演進歷史
802.11? 無線傳輸速率
無線網路將取代有線網路-802.11n簡介
|
|
♥順子老婆的網拍,請多關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