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儲存新生兒臍帶血蔚為風潮,包括阿扁總統的金孫、蔣家後代「小玫瑰」,都趕上流行;但坊間的臍帶血銀行,迄今沒有一家經過衛生署認證,其所存的臍血也不能用於移植,大部分存戶對此卻並不知情,衛署今年決著手管理臍帶血銀行,屆時恐將引發消費紛爭。
國內早在民國88年便出現供民眾自存臍血的機構,迄今已有6、7家,但都是向經濟部登記的一般公司;衛生署則在91年中才修正「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臍帶血銀行納入「人體器官保存庫」的管理範圍,只是至今未訂出管理辦法,無從管起。
由於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供移植之用的器官、組織,必須妥善存於經許可設置的「人體器官保存庫」,換言之,坊間臍帶血銀行既未經衛生署許可,其臍血自然不能用;以往便有醫院有意用坊間業者的臍血進行移植,卻被衛生署打了回票。
諷刺的是,衛生署長期以來一直不願強調這點,以免外界要求其負起管理之責,反曝露出法令跟不上現實的窘境;但這也讓業者保有宣傳行銷的灰色空間,近1、2年來,在業者大作廣告、名人示範的效應下,自存臍血的數量直線上升。
衛生署今年終於將展開臍帶血銀行的訪查認證,勢必讓業者保存的臍血能否使用的問題浮上檯面。據官員私下了解,很多業者的儲存方法根本不符國際水準,未來要通過認證,恐怕很難,屆時業者該如何向存戶交待,將成大問題。
雖然有業者早預見此問題,努力尋求各種認證,最常見者即ISO認證,但衛生署指出,ISO只是針對標準作業的書面審查,其結果不能保障臍血庫的品質;至於CNLA的國家實驗室認證,衛生署認為,這只是一般實驗室的認證,與臍血庫的要求有極大差異,通過CNLA不代表臍血庫的品質有保障。
有鑑於此,有業者轉而尋求獲國際肯定的美國血庫協會(AABB)認證,衛生署承認,AABB的認證確有一定水準,但這主要是針對設備的認證,所存臍血的品質是否夠好,還須符合更多條件,取得AABB的認證,衛生署未必會同意其臍血用於臨床治療。
衛生署表示,在全面認證管理之前,由於非親屬間臍帶血移植仍屬人體試驗項目,移植個案都須衛生署許可,而臍帶血來源也在審核的範圍內,因此,只要業者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所存的臍血品質無虞,仍會准其使用;但截至目前,尚無商業臍帶血銀行提出申請,更遑論通過。
只是,國內已有數萬名家長花費數萬元代價,存下新生兒臍血,就為購買一個未來治病的「保險」;一旦業者無法通過衛生署認證,所存臍血形同廢物,而每個人一生只有1次儲存臍血的機會,出現失誤,難以彌補,屆時業者該如何與消費者算這筆帳,恐引爆爭議。
|
|
假如我是啞吧 就不能跟你說『我愛你』
我不是啞吧 可是我並沒有說『我愛你』
寧願 我是啞吧 不能說『我愛你』
不願 我不是啞吧 卻不敢說『我愛你』
|